新闻无处不在,宝鸡新闻网给你最好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学习平台>正文

宝鸡岐山县雍川镇:传统手艺“有讲究” “一碗面”里“有奔头”

发布日期:2024-03-19 16:17:48 阅读量:2024

阳春三月,微风和煦。时下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雍川镇小营村、马江村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们正在加工、晾晒传统手工挂面。走进街道院落,架子上挂满了正在晾晒的手工挂面,一丝丝垂下的面线,把村子装扮得别有风味,一阵阵面粉的清香扑鼻而来。

架子上挂满了正在晾晒的手工挂面。

2018年,小营村成立了村集体挂面合作社,注册商标,建成了以原料生产、研发、传承、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挂面基地,传统产业成了集体增收的“拳头”产业。“我们积极吸纳了21户脱贫户劳动力就业,带动30户农户参与生产,真正做到不仅要集体有,更要‘大众富’。”小营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张官良说。

“和面、做大条、裹皮子、做小条、搓小条、上柱、展面、开面、出面、晾面、切面、包装等大大小小10多道工序,历时2天甚至更久才能完成,做面的每个环节都不可马虎,时间上也必须紧密衔接,否则所有的辛苦都可能白费,晚上熬夜做面是挂面人的‘家常饭’。”马江村宣旗营挂面协会负责人袁红权说。做挂面要靠“天”吃饭,必须在晴天且不刮风的天气才能做,否则容易吹断,或者晾不干,所以关注天气是做挂面的一道“必修课”,现在村里跟着袁红权做挂面的乡亲有30多家,农闲时间能加工挂面20万斤,产值130万元。

挂面师傅正在搓小条。

“一路走来确实不容易,一个村子多少都沾亲带故,标准不统一、手法也不一样,但我是个认真的人,在质量方面从不讲情面。”岐山空心挂面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凤鸣说。为了做优手工空心挂面,她聘请资深老艺人,手把手教,同时引进烘干设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克服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年产200万斤,盈利达226万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做面精神,使得她被评为陕西省岐山空心挂面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其经营的合作社也先后获得“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中国绿色食品认证”“陕西省优秀妇女专业合作社”等多项荣誉。

谢凤鸣正在查看晾晒的挂面。

作为“一碗面”重要构成要素,手工挂面是雍川镇传统特色产业,全镇手工挂面从业人员1000余人,年加工总量近400万斤,增收3000多万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将继续围绕做大‘一碗面’经济,以小营村、马江村为中心,建设手工挂面生产加工专业村,依托小营大众富、凤鸣、秦风等挂面专业合作社,加快手工挂面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标准、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抱团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同步发展。”雍川镇镇长于建峰坚定地说。(“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

编辑:李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