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时事>正文

解码十年丨易地扶贫搬迁 960多万人迎来新生活

发布日期:2022-08-11 17:04:30 阅读量:2985

在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我国共有9899万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其中,有960多万人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涉及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一次移民搬迁,今天的“解码十年”,我们来看这场影响深远的搬迁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我国西南边陲,每当夜幕降临,怒江峡谷里福贡县15个易地搬迁安置点,热闹起来。

很难想象,十年前,这里的夜晚还是一片寂静。

借助卫星,我们对福贡县的多个贫困村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观测,记录下了这里十年间的变化。

这是托坪村,十年前,只能看到一些零星的房屋和土路。

2021年11月,高分二号卫星再次拍到这里时,小山村变成了这样。通过航拍扫描技术生成的三维地图,我们看到8栋6层居民楼拔地而起,不远处,一座五人制足球场,点燃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村子中心建起了一所幼儿园,62个孩子第一次走进教室,接受学前教育。

新建的4G基站和怒江大桥,让小村庄通讯和交通前所未有的便捷。

58岁的老罗农闲时当起了“快递大叔”。

云南省福贡县托坪村安置点居民 罗德军:慢点啊。

一小时几十公里的速度,老罗以前从未体验过。他过去的家在高黎贡山上,出门一个来回就要走整整一天。

云南省福贡县托坪村安置点居民 罗德军:慢点慢点,太陡了。

山川阻隔,交通闭塞,困扰着世世代代的怒江人。直到四年前,当地启动易地扶贫搬迁,老罗一家7口终于搬出四处漏风的茅草屋,实现了几代人走出深山、摆脱贫困的夙愿。

崇山峻岭之间,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搬迁?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三维地图,逐一匹配上搬迁地理信息,记者还原出了老罗所在福贡县的所有搬迁路线,这些村庄,有的在海拔1600米,有的甚至达到2500米。2018年,村民们沿着这样的搬迁路线,下山定居。全县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安置点沿着怒江而分布。7个乡镇里,迁徙路线达到了50条。15个安置点,共搬迁来了2.2万人,相当于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

不只是怒江两岸,过去十年,我国在中西部崇山峻岭、荒漠化严重、高原高寒等地区,开启了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

这是青海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1500亩的空地上盖起新房,附近48个贫困村搬到了这里。

这是贵州毕节柏杨林安置点,7265套安置房从无到有,2.9万人乔迁新居。

这是四川昭觉县县城集中安置点,1.8万贫困人口下山进城。

在全国,因为搬迁而建成的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960多万贫困人口完成了搬迁,相当于给一个中等规模人口的国家搬了一次家。

十年一跨,越千年,很多世世代代贫困的人们,更是告别了土坯窝棚,原始的刀耕火种,直接跨入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谭红耀:现在我们不仅彻底解决了饮水难的问题,更是修建了宽敞的公路,我们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好了。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新村村民 艾巴提·阿不都拉:搬到新村以后,我们家有了冰箱、电视机、茶几、沙发等家电家具,我们一家人很开心,很幸福。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 洛古有格:我现在带领全村老百姓养了1000多头的西门塔尔牛,(每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3000多(元)。

十年间,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殊迁徙,创造出一个人间奇迹。(央视新闻)

编辑: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