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时事>正文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发布日期:2022-07-10 12:49:17 阅读量:2439

◆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 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的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3亿人,工伤保险覆盖2.8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 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许多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 2013年,27岁的金彩虹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随后两年多时间,她翻山越岭、挨家挨户走访宣讲,两河口镇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也从66%增长到100%

◆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末的7.88亿人、1.52亿人和1.9亿人,增加到2022年3月末的10.3亿人、2.3亿人和2.8亿人

◆ 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73万家,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1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2.73万家

◆ “过去只能回原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能以个人身份在深圳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更高、更符合实际需求,我准备参保。”

◆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

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的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3亿人,工伤保险覆盖2.8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的奋斗方向。”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说。

2022年5月12日,南医大二附院护士安慰准备接受检查的小患者 季春鹏摄 / 本刊

社保体系特色鲜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覆盖范围最广的时期。

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许多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对我国在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等会议,多次研究审议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等,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一系列重大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形成职工养老和居民养老两大制度平台,填补了部分群体缺乏保障的制度空白;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协同推进“三医联动”;

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了省际结构性矛盾,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省份基金支付压力;

统一养老保险单位费率,全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为在更大范围内互助共济创造了条件,也为实施全国统筹奠定了基础;

工伤保险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进一步凸显……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不断完善,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不论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说。

织就世界最大社保网。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两河口镇是小金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2013年,27岁的金彩虹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随后两年多时间,她翻山越岭、挨家挨户走访宣讲,两河口镇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也从66%增长到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民覆盖、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我国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精准推进重点群体参保。在无数像金彩虹一样的基层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覆盖13.9亿人口的全民参保数据库。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2012年末的7.88亿人、1.52亿人和1.9亿人,增加到2022年3月末的10.3亿人、2.3亿人和2.8亿人。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6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湖南怀化市辰溪县渔业村,曾以捕鱼为生的148户村民全部上岸。75岁的老渔民吕金珍,现在每月能拿到1680元养老金,还可享受医保待遇。

近年来,相关部门做好长江退捕渔民和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持续推动基本医疗、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约17.2万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推动这张全球最大社保网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保基金收支规模不断增加,基金支撑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2021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2.87万亿元、2.4万亿元。截至2021年底,累计结存3.61万亿元,惠及群众就医超40亿人次,对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2022年3月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3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18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稳步开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截至2021年底,养老基金委托合同规模超过1.5万亿元,年度投资收益额630多亿元,累计投资收益额2600多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接近6.5%,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了基金保值增值。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持续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战略储备,目前基金权益约2.5万亿元,累计划转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医保基金预拨专项资金超200亿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迅速筹集并预拨疫苗采购资金,累计接种疫苗超34亿剂次。

体系日趋完善,基金平稳运行,制度安全可持续。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对挑战的底气更足,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

木锦图 / 本刊

社保稳定器持续发力

社会保障是“安全网”,也是“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让更多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重要作用。

社保待遇稳步提高。“每月按时发放,每年还能涨个百十来块钱。”说起养老金,安徽省宣城市建筑材料总公司退休工人惠德章直言很满足。老人1999年退休,当年每月到手399元,现在每月养老金已经涨到3265元,今年还要再涨100多元。

过去十年间,我国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稳步提高各项社保待遇水平。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年上调——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从2012年的1686元增长到2021年的2987元,惠及退休人员超1.3亿人。

2022年,中央已4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所有省份均在此基础上提高了当地基础养老金。2022年上半年,已有12个省份确定提高地方基础养老金。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全国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由2012年的707元提高到2021年的1585元。

医保报销比例持续提高——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为80%和70%左右,居民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惠及10亿城乡居民。

群众医药负担历史性下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6批234种药品、平均降价53%,集采2批耗材、平均降价超80%,累计降低药耗负担超5000亿元。

兜底保障牢固有力。安徽省濉溪县大高村村民王敬江曾因病致贫,政府为其代缴了养老保险费并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现在我不仅脱了贫,还承包了村里30亩土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王敬江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部门为困难群体代缴养老、医疗保险费,在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等各社保实施环节对贫困人员适度优先,对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等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社会保障兜底网更加牢固有力。

仅在2017至2020年,国家就为1.19亿人次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29亿元。到2020年底,共有6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养老保险,3014万贫困老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近千万因病致贫户实现精准脱贫。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对困难人员的保障不减。2021年,国家为2354万困难人员代缴26.8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

服务优化便捷高效。申领医保卡、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医保报销、领取失业保险待遇……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保业务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原来需要“两地跑”的社保事务,跨区域也能办。

河南省安阳市善应镇冯家洞村脱贫村民荣景凤,对此有着切身体会:“我行动不便,儿子患有尿毒症,以前要村干部开车拉着我们到区医保中心办医保报销和医疗救助申领。现在,不出村就能办了。”

截至2022年4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73万家,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6.1万家,定点零售药店12.73万家。

除了就近办、跨区办,还能网上办。河北石家庄退休人员刘领芝申领电子社保卡后,在一些药店可以扫码购药,看病的医保刷卡记录、养老金的发放等做到线上可查。

我国社保卡持卡人数,已从2012年底3.41亿人增加到13.55亿人。其中,电子社保卡申领总数已突破5.4亿张,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等43项业务已实现全国“一网通办”。

减负稳岗助企发展。重庆嘉阳出租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收到了一笔22万元的稳岗返还资金。受疫情影响,这家有着900余名员工的企业收入明显减少。“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有利于企业稳就业。”公司负责人王庆说。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实施力度空前的“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即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率,允许按规定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提高符合条件企业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助等,着力为企业减负纾困、稳岗扩岗。

针对失业人员,在常规保生活待遇发放、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基础上,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最大化做到应发尽发,应保尽保。今年1~5月,已经向560多万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各类失业保险待遇334亿元。

2020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减负1.54万亿元,占整个减税降费金额的2/3。2021年,减收失业、工伤保险费超1500亿元,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028.5亿元,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31亿元。“2022年各项社保政策预计释放政策红利4500亿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说。

2022年6月15日,山东省沂源县南麻街道埠下村村民在民生综合体活动广场休息。自2021年以来,沂源县建设多处以老年食堂、公共浴室、中心村卫生室(便民药店)、便民超市为主体,其他服务功能相补充的多位一体民生综合体 朱峥摄 / 本刊

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方位绘就了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蓝图。按照规划部署,继续深化改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改革创新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的必然要求。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公布,各方关注已久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炉”,这项制度将实现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

2022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启动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说,全国统筹制度实施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当期余缺进行调剂,用于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这就在制度上解决了基金的结构性矛盾问题,困难地区的养老金发放更有保障。

加快推动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基金互助共济能力;持续扩大医保基金互助共济范围,全面实现市地级统筹地区内制度政策统一;重点指导基础条件较好的省份推动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一系列紧盯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硬骨头、旨在破除地区间不平衡及基金结构性矛盾问题的改革,正在向深水区推进。

“社保制度改革已经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阶段,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莫荣说。

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全民覆盖。2021年11月,深圳全面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这让河南籍外卖骑手刘鑫很受鼓舞:“过去只能回原籍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能以个人身份在深圳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更高、更符合实际需求,我准备参保。”

“全覆盖”即所有居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获得基本保障,这是我国社保制度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

2022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海南等七省份及出行、外卖、即时配送等领域的七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让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享受与工伤保险基本一致的保障待遇。

此外,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推动实现最广泛的覆盖;促进中小微企业和重点群体积极参保、持续缴费,引导更多人员长期持续参保……一系列举措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

强化监管,守好“养老钱”“保命钱”。依法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防范化解基金运行风险,维护基金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和每一笔“救助款”“慈善款”。

2021年5月1日,首部医保行政法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施行,目的即是以法治手段解决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中的问题,成为提高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的有效尝试。不到一年,新版《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出台实施,聚焦社保基金管理的主要风险和关键环节,对各类欺诈骗保情形及相关法律责任进行细化。

2018年以来,对医保基金连续3年全覆盖检查、连续4年专项整治,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超240万家次,处理近115万家次,曝光案情12万件,追回基金583亿元,打击力度前所未有。2021年,人社部在全系统组织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聚焦内部人员套取贪占挪用社保基金和外部人员欺诈骗保、多领冒领问题,打出系列组合拳,组织对27个省份进行现场检查,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侵占基金的违规违法行为。

迈上新征程,社会保障工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积极的进取精神,推动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筑牢坚实的根基。

(刊于《瞭望》2022年第28期)

编辑:贺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