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无处不在,宝鸡新闻网给你最好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宝鸡市千阳县:多元模式 强村富民

发布日期:2025-01-10 08:50:20 阅读量:2732

1月8日,千阳县千柳益丰面粉加工厂里,机器轰鸣。这里曾是千阳县张家塬镇柳家塬村闲置多年的校舍,经过盘活改造,成为日产面粉36吨的加工厂,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千阳县针对村级集体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探索推行“333”模式,即全域抓规划、三级抓统筹、专班抓落实“三个抓手”,首位产业嵌入型、要素抱团整合型、社会化服务型“三种模式”,村干部奖励激励、利益联结分配、人才外引内培“三项机制”,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经济运行机制。同时,制定实施“双培强村   百万递增”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六项措施。

乡村干部懂经营、敢担当

尚彦龙是一名年轻村干部,2021年担任张家塬镇寺坡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发展苹果种植、奶山羊养殖两大首位产业,并培育金丝皇菊及中蜂养殖等特色产业,让村里的产业蒸蒸日上。

“我们把与尚彦龙情况相似的26名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双培强村’计划,组织他们观摩学习、到‘田间大学’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将他们培育为致富带头人。”千阳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齐娟娟说。

千阳县还通过定期培养、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向使用的方式将154名致富能手培养为村级后备力量,锻造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敢担当的村干部队伍,解决了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

同时,千阳县制定村干部奖励补贴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挂钩意见: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的提取年收入的15%、50万元至100万元的提取年收入的20%、100万元以上的提取20万元,作为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贡献补贴,激发村干部为集体谋利益、为群众谋幸福的干事创业激情。

乡村产业强筋骨、蓄动能

千阳县成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专班,采取周调度破难题、季观摩看进度等方式,高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党政同抓,统筹要素、集聚优势,整县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速、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千阳县委书记刘方斌说。

为了确保各村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千阳县立足县情实际,探索出首位产业嵌入型、要素抱团整合型、社会化服务型3种模式,引导各村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

水沟镇夹咀村采用的就是要素抱团整合型模式。夹咀村联合5个村整合资金资产入股,成立夹禾公司。近年来,夹禾公司累计托管土地1.5万亩,销售农资4万余袋,建成日处理能力30吨的粮食烘干塔2座及年生产20吨的菜籽油生产线2条、面粉生产线1条,全年可吸纳100余名脱贫群众稳定就业。

围绕苹果首位产业,千阳县整合资产、资源、资金,采取“集体建园、流转土地、搭载项目”3种方式,加速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

“2024年以来,千阳县改造集体果园2800亩,通过新品种推广、精细化管理,将亩均收入由4000元提高到1.4万元,累计回收改造集体果园7363亩,集体经济收入近亿元。”千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红忠说。

同时,该县整合3亿元涉农资金注资19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带动1.2万名群众增收、41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580万元。(陕西日报)

17364...

编辑:贺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