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无处不在,宝鸡新闻网给你最好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像蒲公英一样遍地开花” 宝鸡市渭滨区建好社区工厂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发布日期:2024-11-19 08:50:30 阅读量:2265

“这个社区工厂为什么叫‘蒲公英’?”

“因为我们希望它像蒲公英一样遍地开花。”

憨态可掬的唐风娃娃、五颜六色的花朵造型、富有创意的针织挂件……11月13日,记者走进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办事处,被这里琳琅满目的针织文创产品吸引。经二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宏设介绍,这些产自“蒲公英”社区工厂的文创产品,先后参加了第十九届文博会、2023年北京服贸会和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多个大型展会。今年5月,“蒲公英”社区工厂应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组委会邀请,为比赛设计并制作颁奖花束。

微信图片_20241119085048.png

11月13日,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新渭路社区的“蒲公英”社区工厂里,工人在制作文创产品。

经二路街道共有7个社区166个居民小区,总人口6.8万,辖区内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收?经二路街道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找到了适合自身实际的答案——建好“蒲公英”社区工厂,通过文创产品加工带动困难群众就业增收,实现了居民增收、产业发展、社会和谐。

问题导向,找准切入点

全职妈妈希望在照顾孩子之余就近就业;老年人希望能发挥余热,让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面对居民的多样化就业需求,经二路街道党工委多方探索尝试,找到满足不同需求的方案。

李宏设介绍,街道按照“党建+社区工厂”模式,由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与辖区文创企业合作成立“蒲公英”社区工厂,通过创建就业新平台,将文创与销售之间的加工环节交给居民,把编织加工技艺教给居民,帮助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创业创收。

64岁的闫惠萍刚从老家来宝鸡时,除了给孩子做几顿饭之外,平日里无事可做。2022年3月,闫惠萍参加经二路街道新渭路社区组织的活动时,得知这里有一个“手工编织团队”,很快就加入其中。

如今,闫惠萍已成为“蒲公英”社区工厂的骨干力量,不仅自己忙着钩织一个个漂亮的小花朵、小玩偶,就连老伴、儿媳、女儿、孙子也成了她的好帮手。她说:“我现在是家里的钩织小队长,我们家还成立了一个钩织小帮帮团。在制作的时候,大家手机也不玩了,电视也不看了,家里的氛围可好了。”

多方支持,锚定发力点

党建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就业。“蒲公英”社区工厂负责人袁湛韬告诉记者,社区工厂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

经二路街道安排一名党工委委员专职负责协调解决社区工厂建设运营各项工作,将4个社区党建微阵地交由社区工厂开展钩织工艺培训,还腾出街道办事处办公楼一楼作为社区工厂产品展示窗口,吸引更多居民体验参与。同时,主动协调对接区人社、文旅、农业农村、妇联、残联部门相关政策扶持,汇聚社区工厂建设发展合力。

袁湛韬说,随着产品走俏,社区工厂急需扩大规模。街道党工委获悉后,立即和渭滨区高家镇党委沟通,双方携手共进,在高家镇晁峪村建成“蒲公英”社区工厂的分站点之一。

晁峪村村民邵玉爱经过社区工厂老师的专业指导和培训后,不仅自学了钩针编织技术,还组织村里的妇女一起学习。随着订单增多,村民们不仅收入提高了,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

目前,“蒲公英”社区工厂已覆盖40多个社区和10多个村,钩织队伍发展到1000多人,为辖区的残障人士、生活困难群体、全职妈妈等搭建了就业平台,帮助他们实现了居家就业、文化创收。

着眼长远,寻找突破点

据介绍,渭滨区结合各社区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及“两新”组织吸收就业、链接资源的优势,通过产业助力、项目帮扶、技能培训等举措,不断助力居民拓宽就业增收渠道,以“党建+社区工厂”等方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扶持企业,惠及民生。“蒲公英”社区工厂手工钩织门槛低、工作时间地点灵活,不光全职妈妈、老年人参与积极性高,不少辖区商户也兼职做工,一些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积极加入。目前,社区工厂编织队伍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为助力企业长远发展,巩固生产加工链条,让更多群体参与进来,今年8月,渭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经二路街道召开“渭滨钩织工”劳务品牌暨“蒲公英”社区工厂现场推介会,将“蒲公英”社区工厂认定为“渭滨钩织工”劳务品牌,并在全区进行推广。“蒲公英”社区工厂也积极回馈社会,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定期组织参与钩织人员开展趣味运动会、女性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培育孵化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局面。(陕西日报)

17319...

编辑:贺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