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宝鸡凤县:劳务“小品牌” 就业“金名片”

发布日期:2024-01-16 08:56:42 阅读量:2592

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麝人工养殖,带动全县3000多户1.2万余人就业增收……经过多年培育,“凤县麝工”这个带有地域标志的劳务品牌,成为一张叫得响的“就业名片”。

image.png

资料图

1月9日,凤县留凤关镇瓦房坝村村民王成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收拾妥当后,他沿着蜿蜒的林间小路往山上走去。小路两旁,标准化林麝圈舍整齐林立,早起的村民正在林间忙活,打扫卫生、清理圈舍、添水加料……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为冬日的山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林地多,生态好,是养殖林麝的好地方。这几年,村里林麝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大伙学技术、搞养殖,日子红火了,干劲一个比一个大。”王成养殖林麝有七八年了,刚开始由于缺少技术,养殖效益并不乐观。前几年,为做大这项特色产业,凤县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林麝人工养殖技能培训。每一次培训,王成只要得空就准时到场,边学边问,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
  如今,作为“凤县麝工”的一员,王成的林麝养殖规模在村里数一数二,每年养殖收入30万元左右。“养林麝是个技术活,圈舍环境、日常喂养、疫病防治,各个环节都要精心。”尝到科学养殖林麝的“甜头”,王成的干劲更足了。
  林麝养殖是瓦房坝村的主导产业,全村360多户有160户都在搞林麝养殖。“我们村劳动力有600多人,目前300多人参与了林麝养殖,主要包括林麝饲养员、饲草供应员,还有兽医员,去年人均收入达1.8万元。”瓦房坝村党支部书记王芳说。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丰富的生态资源造就了有利的林下空间。20世纪80年代,凤县开始探索林下人工养殖林麝。近年来,凤县立足生态优势,在扩大林麝养殖规模的同时,着力培育“凤县麝工”劳务品牌。
  健全专业院校、职业技校、培训机构、民间师承四级技能培训体系;建立“徒、匠、工、师”技能人才梯队;依托科研高校和“乡土专家”,常态化开展林麝人工养殖长、中、短期技能培训……为打造“麝工摇篮”,这几年凤县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初步形成了林麝饲养、饲料加工、疫病防治等实用技术体系。2022年,凤县成立全国首个林麝产业学院,长期定向培养林麝人工养殖和疫病防治专业人才,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林麝产业稳定发展。
  为建强用好“凤县麝工”这张劳务品牌,凤县成立了品牌建设工作专班,建立长中短三期衔接、县镇村三级联动、高中低三层同建的“三三制”劳务品牌建设格局。同时,依托县、镇、村劳务就业服务组织,多形式开展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就业推荐活动,促进精准供需匹配,有效拓宽了群众就业渠道。
  在“凤县麝工”劳务品牌引领下,麝工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技能水平不断提高,除了就近就业,还向省外输出麝工,带动全县30%的群众从林麝产业链上受益,产生劳务经济收入5.6亿元。(陕西农村报)

编辑:贺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