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本地>正文

新华社《瞭望》丨陕西眉县:家门口就能看大病

发布日期:2022-06-03 15:09:41 阅读量:2720

image.png

2022 年 5 月 17 日,位于眉县人民医院的县健康共同体总院心电影像诊断中心,值班医生对乡镇卫生院上传的心电图、DR 影像做出诊断 蔺娟摄 / 本刊

◇接诊4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5分钟完成“心梗三联”抽血,一小时内即收治到心内科住院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李凤莲的抢救上,可窥见眉县急危重症救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我们用‘小财政’为‘大健康’保驾护航,用真金白银为医改兜底保障。”眉县县委书记刘志生说

  “猕猴桃之乡”陕西宝鸡市眉县,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过去,这里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常态。

  2017年,眉县启动医共体建设,2019年被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国家试点县,建立起县人民医院牵头,县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11个镇卫生院及辖区152个村卫生室等组成的健康共同体总院。

  通过整合优化资源、放权赋能管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县域内就诊率从2017年的83.6%上升至2021年的96%,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从66.62%上升至85%,住院外转人数从2200余人次降至795人次。

 “家门口就能看大病”

  71岁的老人李凤莲5月11日晚突发胸痛,在老伴陪伴下前来眉县人民医院就诊。护士询问症状后迅速将其送进抢救室。

  接诊4分钟内,急诊科医生陈伟康和护士为李凤莲完成心电图检查,5分钟完成“心梗三联”抽血,并迅速请心内科医生会诊,CT检查排除主动脉夹层,初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到医院时,发病近3小时,血压很高,意识也有些不清。我们按照胸痛中心的抢救流程迅速处置,一小时内即收治到心内科住院治疗。”陈伟康说。

  家住眉县营头镇营头村的李凤莲,去年8月突发心绞痛,因县级医院没有介入设备无法实施冠脉造影检查,转诊至宝鸡市中心医院,但由于血管过细未能置入支架,此后一直服药控制。

  今年3月,眉县人民医院介入中心正式启用。像李凤莲这样的急危重症患者,再不用舍近求远。“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病重病,我们老百姓就医更方便了。”正在术后康复期的李凤莲告诉记者。

 “我们邀请省市三甲医院的专家来院指导手术,在带教的同时,患者能以二级医院的医疗费用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辛建文说,近2个月,医院心内科每月的心脏介入手术都在50例左右,过去这部分患者都只能转到上级医院治疗。

  眉县卫健局局长达军平介绍,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推进下,眉县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成,提升了县域内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同时,县级医院先后与省市三甲医院建立25个专科联盟,引进省内外专家教授132名,开展微创、腔镜等40余项新业务,建成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1个、博士工作站1个、市级重点专科10个。2021年,县级医院急危重症患者人数较2019年增加14.2%,三级以上手术患者增加了67.5%。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在县里当医生“成就感更强了”

  “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近几年我更忙碌也更充实了。”眉县中医医院院长助理、骨二科主任张宇这样描述自己近年来的状态。

   骨科是眉县中医医院的“王牌”专科之一。“目前,骨科开展的手术中三级以上手术占比达70%。”张宇告诉记者,2019年起,他所在的骨二科已可以独立开展脊柱内镜手术,解决患者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病痛,近三年实施手术100多例,后续有望实现每年70例左右。

   “脊柱内镜手术对手术医生的要求高,不仅需要开放手术的经验,还需要内镜的专科培训。”张宇介绍,近年,通过专科联盟专家带教、选派人员到三甲医院学习进修,骨科技术力量的提高显而易见,老百姓用脚投票,前来就医的患者随之增加。

   “环境好了,病人多了,评价高了,我的成就感也更强了。”张宇说。

  而在医共体建设前,眉县县级医院曾面临人才难留、难招的困扰。达军平坦言,从2014年到2016年,3家县级公立医院流失人才42人。2019年起,眉县每年设立100万元卫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选派县级卫生骨干到省内外三甲医院深造学习。

  达军平介绍,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县域内公立医院住院基金、门诊统筹基金、门诊慢特病基金打包预付给总院,建立“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为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眉县将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总量放宽至全县事业单位平均绩效工资总量的3倍,总院统一绩效分配意见,建立激励性分配机制。

   通过绩效改革和利益分成,落实“两个允许”,2021年,眉县县级医务人员人均月收入较2019年提高近1000元,基层医务人员人均月收入较2019年提高约500元,激发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减少了医疗卫生人才流失。

     让县域医疗的“水”活起来

 “眉县县域医疗的‘水’已经活起来了。”达军平说。

  这背后是眉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高位推动、高额投入和高效落实。

  走进眉县妇幼保健院,明亮和温馨之感扑面而来。2020年底,眉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至新院区。“我们可以为妇女和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从生理到心理,连续的服务与管理。”眉县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书记曾永强介绍,全县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都设在这里。2021年,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抢救危重孕产妇35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收住患儿646人次,抢救患儿72例,救治成功率100%。医院全年在院分娩人数占全县分娩人数的72%。

  近年,眉县积极向省市争取项目资金,先后投入5.6亿元,实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我们用‘小财政’为‘大健康’保驾护航,用真金白银为医改兜底保障。”眉县县委书记刘志生说。

  2019年,眉县财政专项列支1.2亿元用于卫生健康工作,占年度公共预算8%。从2020年起,眉县扩大投入,每年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

  达军平介绍,眉县人民医院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中医医院进入全国500家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名单,县妇幼保健院位列全省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第5名,县级医院诊疗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不正常心电图:左室劳损,T波高尖,请结合临床。”在位于眉县人民医院的县健康共同体总院心电影像诊断中心,医生魏舒萍正在对乡镇卫生院上传的心电图做出诊断。

  眉县投资2000万元建成的县域医共体数据交互平台,整合28个信息“孤岛”,建成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共享四个中心,县镇村三级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我们以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带动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眉县健康共同体总院党委书记李社强介绍,近年,眉县健康共同体总院选派4名县级医疗骨干到镇卫生院担任业务副院长,下沉19名高级职称临床人员长期驻点帮扶,组建146人的医疗帮扶团队,逐镇逐村巡回诊疗,推动县镇两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目前,11所镇卫生院按照“一院一特色”建成骨伤、疼痛、肛肠、普外等多个特色专科,所有镇卫生院均建成中医馆,1家达到国家推荐标准,60%的镇卫生院具备一、二级手术能力,152所村卫生室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瞭望》

编辑:邱融融